时尚界 资讯 正文

中医治炎不全是清热解毒. 温补清泄扶阳托毒庶可见 --杨俊耀

2023-10-20 09:56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4260

中医治炎不全是清热解毒

温补清泄扶阳托毒庶可见 --杨俊耀

15c86ba2d504765002d5a101f047dec

中医治疗炎症,并不是见炎即用清热解毒,而是据证“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攻之,虚者补之”。尤其是对慢性炎症而呈现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证者,用温补清泄、滋阴清热或扶阳托毒的机会就更多。笔者现将散见于临床各科常见的用补法治疗炎症病例整理如下,以供同道学习借鉴。

1、反复发作之疖病

疖是由细菌侵入毛囊及周围组织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学亦称之为疖,属于疔疮的范畴。疖肿多发且反复发作者称为多发作性疖肿或疖病。本病好发于夏季,多见于头面部、颈和背部。初起为与毛囊一致的高出皮肤的炎性小结节,色鲜红或暗红,肿胀热痛,逐渐增大,中心可形成脓栓。重者可伴见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甚至引起败血症。中医基本理论认为疖是由于机体内蕴湿热,外感毒热之邪,搏结于肌肤所致。通常以清热解毒除湿为治。但是,在临床上遇见反复发作之疖病用清热解毒除湿法却罔效。这是因为反复发作的疖病则病久湿热毒邪耗气伤阴,出现了正气不足的病机、病理变化,即这时的其发病有邪实的一面,亦有正虚的一面,所以临床治疗中不能一味只是清热解毒攻邪,还应辅以健脾益气、养血活血,采取扶正祛邪,托毒排脓之法,便可柳暗花明了。

另外,象慢性毛囊炎,日久不愈,发病多与气虚阴血不足有关。所以治疗不应仅囿于清热解毒攻邪,而应益气养阴,扶正托毒即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方可药到效宏。

再有,象颜面播散性粟性狼疮的治疗,同样的要不拘于“症”,而据于“证”,方随法变,药因证异,遣药组方必先谨守病机,方能应手取效。

颜面播散性粟性狼疮系现代中医皮肤病名,本病在古医籍中目前尚未找到相应的病名。临床主要表现为颜面部对称性的紫红色小结节,粟粒至绿豆大,无自觉症状。用玻璃片压小结节可呈苹果酱色。病变呈慢性过程,小结节经数月或数年消退后可留有萎缩性疤痕。中医通常认为本病是由于脾胃肝胆湿火上蒸头面,血瘀痰凝所致。故治通常采用清泻湿火,祛瘀化痰散结之法。然有效者有之而无效者之多。这是由于本病先前多为素体阴虚,日久虚火耗气伤阴,以致阴血虚亏,阴毒流窜,皮下穿空。若是只知攻邪而不考虚益气养血,滋阴清热,必然罔效。

2、用补气活络法治疗硬红斑成效亦斐然

现代医学认为硬红斑是一种结核疹,它相当于中医所称的“腓惴发”和“驴眼疮”。本病多见于青年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双小腿屈面皮肤深层发生对称性的硬结,约指头大,境界不清,压之疼痛。有的硬结可软化、破溃,形成边缘不整的溃疡,流出稀薄的脓液。溃疡顽固难愈,愈合后形成萎缩性疤痕。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痰凝湿阻所致,因而治疗不是以清热解毒而主要是养阴清热,健脾化痰,活血散结。尤其是在遇到硬红斑已溃破,日久不愈者,不妨在活血行气散结的基础上,重用生芪、党参益气健脾,托毒排脓。验之于临床,效如桴鼓。

3、益气养阴或清热生津养阴法治疗气阴两伤和热恋伤阴期川崎病临床亦不乏少见

川崎病又称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发疹和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了,但倾向于认为是由病毒所致,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眼球结膜充血,口唇潮红、皲裂、结痂,杨梅舌,咽部充血。 3-5天后驱干四肢出现惺红热样、麻疹样或多形红斑样皮疹,伴有手足红肿,颈淋巴结肿大。多数病人在发病第二周开始病情自然缓解,由四肢末端开始出现膜状脱屑。皮疹一般不痒。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该病属于中医温毒发疹的范畴,是由温热毒邪所致,病初起多为热毒炽盛,治宜清热凉血解毒。但从该病发展态势来看,该病中期多成了热恋伤阴,治宜就要成为清热养阴,后期多成了气阴两伤,则治宜成了益气养阴,而非一味地清热凉血解毒,以免攻伐过度。

d814c1f0ef261e7f92b011433954299

4、温经益气活血利湿或健脾益气养血活血疗小腿溃疡方可破顽疾

小腿溃疡属于中医“镰疮”的范畴。本病多见于有下肢静脉曲张和年老体弱的人,病变主要发生在胫前和内外踝部。初起多因外伤破损皮肤,或因皮肤瘙痒抓搔后继发感染而形成深浅大小不一的溃疡,早期创口色红痒痛,流脓渗夜;日久皮肉灰暗,创口周围皮肤色素沉着,滋液清稀。严重者肉腐骨露,久治难愈。中医认为本病初起多因体弱,皮肤破损感受外邪,蕴积化热,血败肉腐所致;日久则耗伤气血,肝肾亏虚。治疗原则早期应以清热解毒,活血化湿为主,中后期宜益气养血,祛腐生肌,扶正祛邪。现代医学认为,下肢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营养不良是形成小腿溃疡的主要原因,西医治疗尚无满意的方法。

5、白塞氏综合征可崇温补清泻扶阳解毒法

白塞氏综合征相当于中医学的“狐惑病”,“狐惑”一病,首见于《金匮要略》,以目赤干涩疼痛,口腔、咽喉以及前阴、后阴腐蚀溃烂为主要特征。湿热蕴毒生虫、蚀于上下,“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西医谓之“眼-口-生殖器综合征”或“白塞综合征”。该病症征可“由脾胃阳虚,寒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下注,久而生虫所致。既然存有湿热不化、热毒遏伏,日久伐伤正气,元阳衰微,无力振奋抗毒之,哪么就会属有正虚邪实,寒热错杂之白塞氏综合症。临床立法遣方用药可以参、术温补脾胃;椒、姜、附、桂大辛大热,配合乌梅之酸,川连之苦,共奏杀虫之效。再则川连能化湿热,一举而数得,故疗效甚佳。

6、消除血栓性静脉炎温补清泄扶阳托毒庶可见

血栓性静脉炎,是浅表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多发于四肢浅静脉,也可发生于胸腹壁静脉及身体其它处,比如精索静脉炎等。

本病急性期多表现为患处局部红肿疼痛,其周围皮肤温度增高,触诊可沿受累静脉摸到有压痛的条索状物。一般属于中医学的“脉痹”、“筋痹”、“恶脉”、“痃病”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湿热、气滞等因素导致血分瘀阻,进而闭塞脉道而成。故治疗多采用清热解毒、祛湿、化瘀等法。然而在治疗本病遇到寒热夹杂气血亏虚虚弱虚实错杂的证候时,选用四妙勇安汤,以玄参、银花、甘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以丹参易当归,以增强通络止痛之效。在此方基础上,更合桂枝茯苓汤温经通脉,调营和卫,赤芍、牛膝活血化瘀,连翘清热散结,白芍药、炙甘草、白芷酸甘解痉、和血止痛,黄芪补气托里,如此寒热并用,气血双调,补清同施,正邪兼顾,则气血运行,经脉流畅,邪热等清,炎症自除。

通过上述所例临床疗效的验证,可以说明辨证是中医学的核心问题,做为一个合格的医者,在临床上要有不拘于“症”,而据于“证”的思维,要明白方随法变,药因证异,在遣药组方时,必先谨守病机,方能应手取效,也最终能突现出中医药它的非凡优势来。


责任编辑:卢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时尚界"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